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篇著作对此作出深刻阐释,并指出“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坚定自信,离不开发挥文化的作用。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认识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对此作出深刻论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八个坚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精辟概括: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让英雄有名,让岁月有声(金台随笔) 不久前,山东济南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内,73个曾被标注为“无名”的墓碑,终于刻上了烈士的姓名。无名烈士得以有名,背后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提灯者”英烈回乡团队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从打开棺椁到整理遗骸,从提取DNA到比对数据,从开办讲座到制作短视频……这群平均年龄28岁的志愿者,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让英雄有名,让岁月有声。
“出摊办公”树服务新风(纵横) “以前办业务得跑社区,现在社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太方便了!”近期,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北街道黄河社区居民惊喜地发现,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内摆起“流动办公桌”,开启了“出摊办公”的服务模式。 年检认证、医保缴纳、就业登记等业务,面对面办理;下水管道堵塞、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在家门口登记处理……“出摊办公”,不只是社区工作人员多走了几步路,换了个场所办公,更体现出服务意识的强化、便利群众的自觉,实现了为民服务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这样的变化,受到辖区居民的点赞。
乡村拔节话“三力”(人民时评) 乡村会客厅,现磨咖啡热销,卖一杯村集体分红3元;中药材加工厂,切片封装忙,村民干一天能挣150元;游乐场,游客笑语欢声,一年营业额超40万元…… 前不久,笔者走进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从拔节生长的“新事物”中,看见乡村发展新气象。2024年,村人均纯收入达18860元,比2021年增长近52%;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0万元,是2021年的2倍多。截至目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内,元古堆没有一人返贫,无一户“掉队”,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多业共兴,激活城市新脉动(现场评论) 要突破“一业独大”的发展困境,必须坚持多元发展。多点开花、多业共兴,进一步增强区域之间的协调性、产业之间的协作性,发展的后劲会更足 “铜城无铜,出产的却是煤……这铜城正是因煤应运而生。”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铜城”,原型便是陕西铜川。
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评论员观察) 奔向同一个目标,有时难免涉及同一个赛道,如何避免“内卷”?这就要优化产业布局,串珠成链、聚势而强 既要避免同质化,也要避免碎片化。互为支撑、互相借力,是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年以来,浙江杭州因为诞生了深度求索、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六小龙”走红网络,由此引发其他城市“怎样才能培养出‘六小龙’”等追问。 这样的追问很有现实意义。